党建活动
2018年12月29日下午,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材料科学系物理电子学、光科学与工程系教师党支部在材料一楼会议室共同举办“践行十九大精神推进文化遗产保护——先进材料与光学技术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应用”开放组织生活会,三个支部的共建工作跨出了实质性的一步。组织生活会由材料科学系物理电子学支部书记莫晓亮副教授主持,对大家在2018年的最后一个工作日到材料科学系参加支部共建活动表示欢迎并预祝大家新年快乐,儿科医院党支部的代表观摩了本次支部生活会。
文博系支部书记潘碧华副教授就本次开放组织生活会的准备过程及目的做开场发言。潘老师根据党的十八大、十九大关于国家“推进文化建设,坚定文化自信”的战略目标,阐明了此次开放组织生活会召开的宗旨与目的在于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弘扬文博系与理科院系合作的传统,搭建一个跨学科平台,促进教师党员在思想政治、教学和学术上的交流,结出教学科研的成果,达到保护国家文化遗产的目的。之后,三个支部的与会老师结合自身专业做了自我介绍,相互认识。文博系教师党员代表王金华研究员、材料科学系崔晓莉教授和唐璜副教授分别作了主题发言。
王金华研究员以“文化遗产与科学技术”为题,结合他自己从事的石窟寺保护研究,从“文化遗产保护面临的形势、石窟寺保护中的科学技术、文化遗产保护中急需解决的深层次问题、国家启动的文化遗产保护的重大研究计划,以及文化遗产保护的热点问题”五个方面全面系统地介绍了文化遗产保护的现状和在校内合作的可能性;提出文博系需要借鉴其它领域的科研成果支撑文化遗产保护的发展和保护水平的提升,着重强调了先进文物修复材料、光学检测技术在文化遗产保护中作用。王老师结合他的石窟寺保护工作实践,梳理了便携式红外光谱仪、红外成像仪、红外荧光光谱仪、高光谱探测技术、光学安保防护技术及数字化技术等无损光学检测和保护技术,以及灌浆材料、粘结材料、防风化加固材料和3D打印技术在文物修复与保护中的应用,同时也提出了防止风化剥落、残损破坏、裂隙、水盐作用、生物侵蚀、污染等问题还需要进一步探索。三个支部可以发挥各个支部的优势,组织相关老师共同参与文化遗产保护。
崔晓莉教授针对“材料领域研究成果在文保工作中的应用”这一主题,结合她所研究的TiO2光催化材料具有吸收紫外线性能和光催化分解细菌的性质,可以用在丝绸文物、织绣文物、纸质文物、壁画文物的保护上。并提出希望能够通过跨界创新,实现合作、共赢。
唐璜副教授通过光纤安保技术在文物博物馆中的应用案例,介绍了光纤技术在博物馆的周界防护、高价值文物的保护以及重要区域的侵入监控方面的原理和应用价值。这种保护技术在文物安全保护领域的优势在于美观、隐蔽,目前已在上海世博会、中国航海博物馆等得到应用。
主题发言后,与会老师自由发言。文博系王荣副教授提出基于现有的科技手段运用,希望今后的跨界合作可以解决两方面的问题,一是文物的可获得性问题,即从博物馆提取文物做分析会有运输及安全的问题,因此利用便携式分析技术到博物馆开展合作研究是比较可行的;二是尽量朝着利用光学无损分析技术方向发展的问题,这本身也是文物保护的一个方面。针对材料系蒋益明教授提出的金属防腐研究成果在文物保护中如何应用的问题,王金华研究员给与了积极回应,认为这些研究可以用于青铜器、铁器文物的保护当中。陈良尧教授就他从事的光谱测试技术可以用在文物的无损检测方面谈了他的看法。
最后,光科学与工程系教师支部书记王松有教授作总结发言,他首先肯定了文博支部、材料系物电支部和光科系支部通过支部共建,搭建学科交叉平台,把党建工作和学科建设相结合,助力三个支部所在的“一流学科”建设,强调本次公开支部生活会是一个好的开端。通过本次生活会,增进了彼此之间的了解,成功搭建了合作交流的平台,下一步将根据大家的介绍,寻求合适的合作项目,开展实质性合作。支部之间通过这个渠道,彼此相互学习,交流党建经验,今后将继续开展丰富多彩的支部共建活动,文博系可以给理工科老师介绍文物鉴定、文物保护方面的知识,材料科学系和光科系可以介绍先进材料和光学检测技术在文物保护中的应用,通过这种支部交流平台,更好的开展物学科交叉,共同为三个支部所在的“一流学科”建设服务,共同建设好“示范性党支部”创建点,争取三个支部都顺利入选学校的“示范性党支部”。
整个开放支部生活会持续了两个多小时,教师党员们意犹未尽,三个支部最后达成共识,将在新的一年里进一步深化三个支部之间的合作交流,为复旦大学“双一流”建设做出更大努力。
2018年12月29日
文物与博物馆学系党支部
材料科学系物理电子学党支部
光科学与工程系党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