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聚焦
材料科学系举办2019年光电功能分子材料与器件青年研讨会
发布时间:2019-10-27        浏览次数:1258


进一步加快光电功能分子材料与器件研究的发展,加强本领域青年学者的学术交流与合作,1024日,2019年光电功能分子材料与器件青年研讨会于复旦大学江湾校区化学楼B6086会议室举行。

本次会议由复旦大学材料科学系主办,主要邀请国内知名高校及科研院所致力于光电功能分子材料与器件的青年教师与学者,共同探讨本领域研究前沿及未来发展方向,交流青年教师发展中的问题。来自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南京大学、天津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南京邮电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等多个科研单位的15名教授及研究员参加了本次论坛报告会及讨论。会议由复旦大学材料科学系赵岩青年研究员主持。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张闯研究员从光化学和自旋物理的学科交叉前沿出发,提出磁场下分子材料的光物理、光化学性质测量新手段,进而探究了有机激发态过程与光电性质的磁场调控。中科院理化所的吴雨辰研究员主要展示了控制液膜三相线锚定和移动的方法,限域诱导结构单元的组装,实现形貌尺寸可控的大面积图案化阵列制备。


    

张闯 “有机激发态过程与光电性质的磁场调控”    吴雨辰 “大面积有机微单晶阵列制备”


南京大学的张磊教授介绍了新颖可控的微纳器件加工制备技术,以及在高密度晶体管、超快电路等有机电子的器件功能化中的研究进展。天津大学的杨辉教授利用刺激响应型高分子的材料加工技术制备了多种柔性器件,为构建新一代柔性器件提供了新策略。

    

张磊 “分子基微纳器件的可控制备”      杨辉 “基于刺激响应型高分子的柔性器件”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的黄羽教授介绍了高质量的微/纳米结构分析检测器件,利用微/纳米效应放大具有差异性的多元靶标信号,从而实现系列多元靶标分析检测体系。南京邮电大学的张敬教授着重介绍了新型有机给受体复合物半导体的设计、合成、堆积模式和结构-性质关系,以及在有机场效应晶体管器件中的应用。


    

黄羽 “基于微/纳结构检测器件的多元靶标分析” 张敬 “有机给受体复合物在有机晶体管中的应用”


北京理工大学蔡政旭特聘研究员讲述了分子结构、聚集态结构以及发光性能间的联系,阐明其发光机理和调控机制,为提高有机超长室温磷光材料的发光性能方面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的臧亚萍研究员利用扫描隧道-单分子裂结技术,发展了利用化学反应来原位调控单分子电子输运性质的新方法,展示了其在新型单分子开关以及揭示合成化学反应机制方面的应用前景。

    

蔡政旭 “微掺杂法高效制备纯有机室温磷光材料”  臧亚萍 “单分子电子输运和电催化研究”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的吕爱风教授主要针对不同种类衬底表面修饰层对有机半导体器件性能的影响以及影响机理进行了阐述。天津大学的耿德超教授介绍了一种液态铜催化制备大面积高质量二维材料的化学气相沉积法,实现了对一系列单晶二维材料的可控合成。


    

吕爱风 “衬底修饰对有机场效应晶体管性能影响研究”  耿德超“液态金属催化的单晶二维材料生长”


材料科学系赵岩青年研究员、张凯研究员、陆雪峰青年研究员、李卓青年研究员参加了报告会并进行了深入讨论。

本次青年论坛为从事光电功能分子材料与器件领域的青年科研工作者提供了良好的成果分享及探讨交流平台。会上,与会者针对已有研究成果和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积极深入的交流探讨,今后也将会继续在相关领域开展深入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