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聚焦
喜报 | 材料科学系俞燕蕾教授荣获复旦大学2024年“钟扬式”好老师称号
发布时间:2024-09-10        浏览次数:14

近日,在第40个教师节来临之际,复旦大学召开“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加快建设教育强国”2024年教师节庆祝大会。会上公布了2024年“钟扬式”好老师、好团队名单,我系俞燕蕾教授荣获“钟扬式”好老师称号(全校共10名)。

现场颁奖照片(右五为俞燕蕾教授)

复旦大学党委书记裘新为俞燕蕾教授颁奖

个人简介

俞燕蕾,复旦大学特聘教授,现任材料科学系主任、复旦大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化学会科普工作委员会委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首席科学家。28年坚守教学科研第一线,将立德树人和科技创新有机结合,引领学生锐意进取、追求卓越。课题组两获复旦大学“标杆实验室”,主编的本科生实验教材入选复旦大学“七大系列精品教材”,主讲的研究生课程《液晶材料与显示》入选复旦大学课程思政示范课程。致力于光响应液晶高分子材料及其柔性器件研究,开辟了全光控微流体芯片技术。2016年作为唯一通讯作者在Nature期刊上发表的成果,被央视《新闻联播》等报道。累计培养硕士、博士研究生68人。获上海市育才奖、上海市自然科学奖一等奖、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青等。

她心目中的“钟扬式”好老师标准:

立德树人、爱生如子——以“育种之心”帮助学生成长成才;

勇于创新、敢于担当——以“十年磨一剑”的精神追求卓越。

获奖事迹

接下来,让我们从教育、科技、人才三个方面了解俞燕蕾教授的获奖事迹。

一、乐教爱生,慧心培育栋梁

俞燕蕾教授已有近三十年教龄,先后讲授《高分子材料结构与性能》《材料化学实验》《功能高分子材料》《聚合物材料研究方法》等本科生课程,以及《液晶材料与显示》《专业英语》等研究生课程。她始终认为,课堂教学是科研工作的奠基石,重视课堂教学不仅能促进自身教学水平的提升和发展,更能为学生将来的科研深造或社会求职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她主编的《材料化学实验》本科生实验教材,入选复旦大学“七大系列精品教材”;主讲的《液晶材料与显示》研究生课程,入选复旦大学课程思政示范课程;今年还主讲了复旦大学“强国之路”思政大课《中国液晶材料与显示的逆袭之路》。指导多项曦源项目、望道项目、政学者计划,为热衷于科研的本科生提供了重要的学术指导,以及体验学术研究和良好科研条件的机会。

不仅在教学和科研工作中对学生悉心指导,她还时常喜欢与学生谈论当下年轻人感兴趣的各种时兴话题,并且有时也会受时事启发,对人生、价值和责任进行深刻的探讨,从自己的人生阅历和认知见识出发,为学生答疑解惑,使笼罩在学生科研、学业和生活上的阴云消散。此外,她还鼓励学生跳出有限的课程学习和个人研究课题,从更宽广的视角去审视问题,将个人发展与国家、民族的进步有机结合。正是基于出色的教学和育人成效,俞老师2019年荣获上海市育才奖。

俞燕蕾教授课题组师生合影

二、求是创新,科技赋能频出

俞燕蕾教授带领“光响应液晶高分子材料”研究团队,秉持爱岗敬业的精神,将立德树人和科技创新有机结合,引领学生不畏艰难、锐意进取,坚持“四个面向”开展科学研究,为实现我国材料领域的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不断进取。

团队致力于光响应液晶高分子材料及其柔性器件研究,在智能形变新材料体系创制与应用基础方面取得了国际领先的研究成果,并且建立了多种光控智能微执行器件的设计原理、构筑方法及功能调控准则,研制出微机器人、微泵、微阀等原型样机。近年来,团队从分子层面到聚集态尺度实现材料创新,提出了全新的光响应液晶高分子的设计理念,开辟了构筑三维结构器件的新途径,特别是在全光控微流体器件的构筑材料与驱动机制方面取得突破,成功开创光控微流体新技术。2016年作为唯一通讯作者在Nature期刊上发表长文报道了相关成果,被央视《新闻联播》《朝闻天下》、英国《经济学人》等主流媒体报道,并被列为2016年度上海市十大科技事件。

为了推进已研发的新材料和新技术的科技成果转化,团队不断加大应用基础研究力度,先后牵头承担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并获上海市教委科研创新计划重大项目及滚动项目的支持,已获授权中国发明专利20余件,PCT专利1件。尤其是面向人民生命健康,针对体外诊断(IVD)产品的需求,提出利用光响应材料代替微流体芯片材料,构筑“全光控微流体芯片”的新概念,将传统的接触式“机械驱动”变革为非接触“光场驱动”,被国内外同行评价为“可以极大地简化微流体系统”、“在生物医学等领域开辟了新途径”。

三、匠心笃行,精益求精育英

俞燕蕾教授深知作为高校教师肩负的重任,教导学生在科研工作中务必秉持精益求精、追求完美的“工匠精神”——既要脚踏实地,切莫急功近利;又要学会享受过程,抓紧时间慢慢做;还要善于与他人合作,通过学科交叉解决难题。

她以创新研究项目为依托,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科研能力,鼓励学生不断探索并攻克新的科学问题,不因研究过程中出现的困难而退缩,对科研保持热忱之心,不轻言放弃,力求“把工作做到极致”。她不仅向学生强调科学研究的深度,还致力于拓宽研究领域的广度,注重全方位引导学生积极探索、思考和解决问题,不断启发学生结合不同先进材料的优势以获得性能更加全面和优异的新材料,拓宽新材料开发的思路。此外,她也不忘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想方设法为他们提供参加各类学术会议和走出校门交流的机会,先后有10余人次在国际和国内学术会议上获优秀墙报奖。而在此过程中,学生们也结识了更多志同道合的年轻人,为今后进一步加强学术交流和开展科研合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团队坚持贯彻与时俱进、开拓进取的时代精神,不懈追求、争创一流,以实际行动服务国家和社会。特别是曾陪同我国首位女航天员刘洋参观课题组和展示组内前沿的研究成果,不仅让女英模亲身感受液晶的“魅力”,也让学生们领略了铿锵玫瑰的谦逊与亲和。自2004年课题组成立以来,俞老师共培养博士生30余人,硕士生40余人。课题组两获复旦大学“标杆实验室”,并获2017年复旦大学陶氏化学可持续发展创新奖一等奖。

课题组毕业生回母校交流

让我们以俞燕蕾教授为榜样,大力弘扬和推进落实教育家精神,学习和践行“时代楷模”钟扬同志的“种子精神”,心怀“国之大者”,潜心立德树人,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在全面推进材料科学系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上唯实惟先、善作善成,为复旦大学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贡献材料人的智慧和力量!


组稿和供图:俞燕蕾教授课题组